俗子胸襟谁识我?

俗子胸襟谁识我?

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
俗子胸襟谁识我?

俗子 sú zǐ指见识浅陋或鄙俗的人。 唐 牟融 《题朱庆馀闲居》诗之一:“白丁门外远,俗子眼前无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五:“若庸夫俗子,用金帛相购请,虽穷饿,掉头弗顾也。” 梁启超 《南海康先生传》第二章:“成童之时,便有志於圣贤之学,乡里俗子笑之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论翻印木刻》:“古之雅人,曾谓妇人俗子,看画必问这是什么故事,大可笑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胸襟 xiōng jīn亦作“ 胸衿 ”。 (1).犹胸境。指心情、志趣、抱负等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引 晋 刘伶 《北芒客舍》诗:“长笛响中夕,闻此消胸衿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入道至人赋》:“超埃尘以贞观,何落落此胸襟。” 唐 李白 《赠崔侍御》诗:“ 洛阳 因 剧孟 ,託宿话胸襟。” 唐 顾况 《酬房杭州》:“故人牧 餘杭 ,留我披胸衿。”《封神演义》第四九回:“此人名为闲士,腹内必有胸襟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四部第二四章:“他们那种大公无私的品质,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,给了她很深的印象。”(2).犹胸怀。指心里头。《南齐书·竟陵王子良等传论》:“情伪之事,不经耳目,忧惧之道,未涉胸衿。”《南史·文学传·颜协》:“而胸衿夷坦,有士君子之操焉。” 唐 杜甫 《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》诗之三:“虚徐五株态,侧塞烦胸襟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辅国贤相厥号 须达多 ,善几策於胸衿,洞时机於即代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双订》:“旷充眼界惟观海,盪涤胸襟是听潮。” 丁玲 《韦护》第一章四:“自然的美景将她们的胸襟洗涤得不染一点尘浊。”(3).犹臆测。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此乃诗书所载,非擅胸襟。”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四:“自 贺隐 物故,率由胸襟,加以骋辩陵人,又多矜伐,为识者所鄙。”(4).人体或衣服上身前面的部分。 梁斌 《播火记》四十:“他用手紧紧按住胸襟,眼睛对着月光,射出一种焦躁的光芒。” 邹荻帆 《星汉灿烂·红花绿叶扶》:“体育馆好像一个穿着天青色春装的少女,把花枝佩带在胸襟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谁 ( 誰 ) shuí谁 [ shuí ]疑问人称代词:你是~?~何(a.哪一个人;b.诘问,呵问)。~们。~人。~个。任何人,无论什么人:这件事~都不知道。识 ( 識 ) shí/zhì识 [ shí ]知道,认得,能辨别:~辨。~破。~相(xiàng )。~途老马。所知道的道理:知~。常~。辨别是非的能力:见~。远见卓~。识 [ zhì ]记住:博闻强~。标志,记号。我 wǒ《國語辭典》我 [ ​wǒ ]語音 代自稱。《易經·中孚卦·九二》:「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」《詩經·小雅·采薇》:「昔我往矣,楊柳依依;今我來思,雨雪霏霏。」自稱己方。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:「春,齊師伐我。」《漢書·卷五四·李廣傳》:「我軍雖煩擾,虜亦不得犯我。」形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。《論語·述而》: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於我老彭。」漢·曹操〈步出夏門行〉:「經過至我碣石,心惆悵我東海。」名私心、私意。如:「大公無我」。《論語·子罕》:「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姓。如戰國時有我子。我 [ ​ě ]讀音(一)​之讀音。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

相关创作

衡阳公交168半个小时都不来一趟
365bet现金信誉网

衡阳公交168半个小时都不来一趟

📅 07-06 👁️ 3857
真没什么好黑的:小米5S深入评测
下载365APP手机客户端

真没什么好黑的:小米5S深入评测

📅 07-02 👁️ 7285
DNF契魔者厉害吗?深度剖析契魔者的实力
365bet手机网址

DNF契魔者厉害吗?深度剖析契魔者的实力

📅 07-06 👁️ 1532